2014年5月16日晚7点,澳门太阳集团6138政治学博士研究生第二十三期学术沙龙在学院317教室顺利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政党制度化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治秩序的变迁”。主讲人为罗干博士,特邀点评嘉宾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唐皇凤教授,参加沙龙的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和行政管理等各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朱成燕博士主持了本次沙龙。
罗干博士主要从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学术界既有的解释模型、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以及逻辑结构等方面汇报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罗干指出,在论文中,她主要是为了解释和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即不同的“政党制度化”水平会形成不同的“乡村政治秩序”,对此,她分别选取了近代中国的三个历史阶段——国民党统治时期、建国初期以及当前的转型时期展开了论证。她认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国民党的“政党内卷化”,从而导致中国的乡村政治秩序发生衰退;在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制度化水平,从而使中国的乡村政治秩序得以重塑;在当前的转型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度化水平出现衰减,从而导致中国的乡村政治秩序发生衰变。最后,罗干提出,为了恢复和巩固中国的乡村政治秩序,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自身的制度化水平,为此,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即加紧调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网络、自主性和内聚力。
在沙龙互动环节,大家围绕罗干博士的论文选题、核心问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论文题目,大家认为应该作一个更明确的时间限制——因为整篇论文并未涉及到同属于近代的晚清时期的中国的乡村政治秩序问题。关于具体内容,大家认为应该进一步加以细化——因为国民党在不同的统治时期对乡村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关于核心变量,大家认为应该作进一步细化,而不能笼统地说。此外,大家还对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认为可以借鉴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制度域”分析方法,搭建一个分析框架对全文进行整合。
在点评环节,唐皇凤教授首先肯定了罗干博士的论文选题,并指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对大家的意见与建议表示认可。同时,唐皇凤教授也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修改建议:第一,需要进一步理清中国乡村政治秩序变迁的内涵、维度与构建秩序的力量组合形式;第二,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党制度化的概念及其三个变量(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主性以及内聚力)设置的合理性、相互关系与权重;第三,需要进一步调整文章的部分内容和收集支撑部分内容的关键数据。最后,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第二十四期政治学博士生学术沙龙预告:博士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主讲人为:邱学谦博士。时间定在六月上旬,敬请关注!
(杨蕾 供稿;周岑银 摄影)